媽媽要警惕寶寶腸絞痛,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0~20%的嬰兒曾有腸絞痛的現象。一般開始于二至四周大的小嬰兒,四到六星期會達到高峰,通常最晚到四到六個月大左右多會自動改善。
腸絞痛一旦發(fā)作,特征為寶寶常會有反復發(fā)生的腹痛及哭鬧,癥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但傍晚或晚上時,就會有間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會連續(xù)哭鬧三、四個鐘頭,不論做什么努力,都很難讓他安靜下來。
大多數患嬰會合并有不安、臉脹紅、膝蓋縮起來以及握拳踢腿的情形,常會有腹脹現象也就是「膨風」,等到過快的腸蠕動消失或排氣后才會緩解,通常發(fā)作幾小時后寶寶會安靜下來。
寶寶腸絞痛四大癥狀:
1.哭鬧不安。
2.臉部脹紅。
3.膝蓋縮起。
4.握拳踼腳。
腸道神經未成熟導致腸絞痛
腸絞痛發(fā)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幾大類:腸胃不適(腸脹氣、腸痙攣、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及吞咽過多空氣等)、情緒問題及神經發(fā)育未成熟等。一般咸認為嬰兒四個月大以前,腸道神經發(fā)育尚未成熟,所以腸蠕動容易異常的過快或過慢,因而導致腸絞痛。
如何判斷是否是嬰兒腸絞痛?
由于是良性的問題,一般這些嬰兒,往往喝奶量是正常的(有嚴重問題的寶寶奶量會減少一半以上),且體重也多半穩(wěn)定增加。碰到如 此「夜啼郎」除了是玩笑話,可省下保全防盜措施外,對于為人父母的夫妻倆而言真是嚴重的考驗與打擊;是需要多些耐心來照顧及觀察寶寶的。
半夜哭鬧一定是腸絞痛嗎?
是不是嬰幼兒在半夜哭泣時就一定是腸絞痛呢?要確定嬰幼兒是否為腸絞痛,必須先觀察寶寶是否有其它需求而哭泣,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鼻塞、環(huán)境溫度太冷或太熱,或是做夢,也有的寶寶是睡醒后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如果都不是,才考慮是否為腸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
若仍無法排除有問題的狀況,一定要請教小兒科醫(yī)師,來鑒別是否罹患了中耳炎、腸套迭、疝氣等腸阻塞的問題,以免延誤病情。尤其是「腸套迭」一般為小腸末端跑進去大腸里為最常見,是指腸子的前段套入后段的腸腔內,而產生腸黏膜腫脹及腸道阻塞。
腹部按摩消除脹氣
如何來改善或治療嬰兒腸絞痛?由于只是四個月大前,寶寶的腸胃尚未成熟所致,所以大部分會自行改善并無需擔心。不過如何熬過這非常時期以及對付這難纏的夜 啼郎呢?由于腸脹氣是最常見的癥狀,所以為消除脹氣可作腹部按摩及在肚臍周圍擦些嬰兒用薄荷油或用溫毛巾敷蓋,以及改變嬰兒的姿勢來促進腹部空氣之排出, 通常放個屁后會舒服許多。
夜間哭鬧厲害時,可將寶寶抱在腿上按摩寶寶的肚子;或貼身抱著緊貼住腹部,讓其有些壓力會降低腸蠕動,以及輕輕拍撫,都可增加安全感。
對于因便秘而腸脹氣的寶寶,因為是新生兒所以只能喂食葡萄糖水(四個月以上可加嬰兒果汁),若超過二至三天仍未解便,可用凡士林潤滑過的棉棒或肛溫計伸入肛門內刺激,也許會幫助排氣及排便。
母乳喂養(yǎng)寶寶不易有腸絞痛
在嬰兒飲食上,建議喝母奶。據研究統計,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有腸絞痛,因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可能會促使腸道不適應而加重腸絞痛癥狀,當然哺喂母奶的母 親也應注意不要攝取刺激性或易過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飲料、牛奶及堅果類食物。若因某些因素已經無法哺喂母乳的寶寶,可能需要使用特殊嬰兒配方奶粉,此 時可找兒科醫(yī)師幫忙診斷,是否為牛奶蛋白過敏或是乳糖不耐癥,來決定換何種適當的配方奶粉。但牛奶蛋白過敏寶寶診斷的確立不易,癥狀類似有喂奶后出現哭鬧 不安、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10%才會出現嚴重解血絲便或吐血情形。
所以,有腸絞痛的寶寶,有時直接換減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看是否會改善。再不成時會建議改用低乳糖或無乳糖奶粉,來減少乳糖不耐的機會。不過,乳糖不耐的 寶寶,大便會呈現大量的酸水可供分辨。在可忍受的范圍內盡量不建議使用藥物來治療腸絞痛。有時一些「乳酸菌」或整腸藥物會有幫忙,但自行購買時,需考慮有 時藥局的「良心的建議」并不可信賴,否則臺灣的奶粉品牌之多也不會世界第一。應找專業(yè)的小兒胃腸科醫(yī)師檢查處方,因為有時仍需要做些檢查排除嚴重的問題。 兒科醫(yī)師有時也會給予抗組織胺、鎮(zhèn)靜劑、舒緩腸痙攣劑及幫助排氣的藥物給寶寶服用,也可稍緩解而讓寶寶得以一夜安眠。
6個月大后警報解除
腸絞痛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幾個禮拜后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斗到六個月大,對父母而言真是個刻骨銘心的經驗。提醒家長,安撫寶寶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造成嬰兒搖晃癥而腦部出血受損。
由于嬰幼兒跟小動物一樣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不適癥候,所以父母有責任在就醫(yī)前,務必要細心觀察腹痛持續(xù)的時間、疼痛的程度、喂食的狀況、排便的型態(tài)及有無 伴隨其它癥狀(如發(fā)燒),以提供給醫(yī)師作為診斷的重要參考。最后針對寶寶哭鬧時,如何使寶寶能安靜下來呢?提供父母們參考:
1.喂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可頻繁地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
3.試著少量多餐喂奶,牛奶的溫度應適中。
4.輕柔按摩寶寶的腹部。
5.將寶寶放在搖籃或幫寶寶洗個溫水澡。
6.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再不行就換個人照顧吧!至少輪替休息,別累壞大人,尤其是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