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觀察過3歲幼兒的行為,你將會對他們周密的思考感到驚訝。
看到小嬰兒哭,他會問:“是不是餓了,要喝奶?”父親要上班時,他會殷勤地拿眼鏡、遞手帕。當母親要把東西放在櫥柜上面時,他立刻就去搬了一把椅子過來。
3歲幼兒對實際生活的場面,能做具體的反應,但是要他們作抽象的思考似乎仍有困難。這就是3歲幼兒的特點。
所以,為3歲幼兒啟智,首先讓他體驗到實際性、具體性、行動性的事物是最有效的。然后將他的體驗與抽象的思考連結。幼兒教育的先驅瑪麗亞、蒙得蘇利稱此為“物質化的抽象”,并提倡“接觸教育”,所以我們不妨也來試試。
1.憑借感覺的經驗
3歲幼兒最優(yōu)秀的學習工具,就是他們的“感覺機能”,在這一方面,他們發(fā)達得很早。3歲幼兒是憑著眼、耳及皮膚等器官的感覺來學習環(huán)境。
“奶奶,你在做什么?\\\"
“做蛋包飯。”
“蛋是不是放進去了!”
“現在要放進去呀!”
“等一下,讓我看。我喜歡聽蛋放進去時的聲音。”
3歲的孩子這樣說著,趕緊搬了一個小凳子過來,以充滿期待的表情看著你把蛋放人平底鍋里,然后鼻子湊過來,好像要把香味全部吸進去似地。“哇!好香,也好好看,我喜歡蛋包飯。”
他動員了全部的感覺器官,好像以全身在感動。敏銳的感覺,就是智慧的出發(fā)點,所以啟智之法,首先要讓幼兒接觸各種事物。
2.增加經驗的次數
當你要把信投入郵筒里時,孩子突然說:“等一下,我想聽信的聲音。”然后把耳朵貼在郵筒上,一副很緊張的樣子。“我要投進去哦!”“哇!咚的一聲!里頭的信一定不多!”因為根據他的經驗,郵筒里的信很多時聲音就會不一樣。
3歲幼兒是憑著實際經驗思考,所以,體驗就是思考的基礎。
基于此,不論在家中,或是在外面,都應該盡量增加3歲幼兒的經驗。
在消防隊前面、在面包店、鞋店或任何場所,3歲幼兒不管看到什么,都會好奇地發(fā)問。而在家中,不管在擦拭家具,或是燒烤食物時,希望媽媽們不要一言不發(fā)自顧自的做事,而要盡量給予幼兒學習的機會。
3.讓幼兒幫忙做家事,可以啟發(fā)他的智慧
“這個花形的紅蘿卜,請你在每個盤子里各幫我放3個。”3歲幼兒已經有簡單的數字概念,所以會做得很好,并數著說:“盤子有3個,紅蘿卜各要3個,”不要只讓他數數,實際讓他操作,這樣較能增加他對數字的概念。
“請幫我把這些干凈的衣服疊起來好嗎?”如果媽媽這樣要求,他就會學著把衣服照類別、大小及輕重分好,再收拾好。借著這些小事情,還可以讓幼兒培養(yǎng)出一份對人的關心。
“奶奶牙齒不好,所以你要把切得較細的給她。”“請爸爸第一個洗澡好嗎?上了一天班很累,你去請爸爸來!”
3歲幼兒有一顆體貼、溫柔的心,此時正是教他將此種心思化為實際行動的最好時期,如此即可培養(yǎng)他的愛心。
4.假借游戲
升官游戲是用骰子擲出點數,再依點數決定官階的一種游戲,3歲幼兒會很喜歡游戲,很專注地投入其中。
可以找些日常使用的小東西,然后藏在桌巾下面,讓幼兒以手觸摸,猜出東西的名字,有時候明明是很熟悉的東西,但就是猜不出來,非常有趣。這樣的游戲能幫助幼兒掌握各種東西的形狀。
游戲是件愉快的事,孩子容易專心,所以收獲特別大。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聰明過人,而勉強塞給他各種知識,如此,幼兒就無從體會創(chuàng)意與思考的樂趣,而誤以為學習知識是件苦差事,學習的腳步就慢了下來。所以,父母親應該讓幼兒做自發(fā)性思考,親自去嘗試,如此學習知識才扎實,幼兒才會感到快樂。
5.讓幼兒自行找出答案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在他的著作中這么寫道:
我的小孩在3歲時,有一天問我說:“爸爸,如果把木頭堆在土里,它會不會變成一棵樹?”起初我想回答他“當然不會”,但是我考慮了一下,決定讓他自己找出答案,于是我對他說:“種了木頭,會不會長成樹?讓我們實驗看看。”我們在庭院的一角種下了一段木頭。幾天后,孩子來向我報告:“那塊木頭一點也沒有長大。”我沒有說什么,因為他自己已經找出了答案。
所以,孩子有了疑問,雙親最恰當的作法就是引導他自行尋求答案。
6.與朋友交往時
“你又被弄哭了,下次別再出去了!”
孩子哭著回家來找你時,你如果這么說無異傷害了他的社會性幼苗。對不懂得考慮他人立場的幼兒而言,與朋友交往能學習到父母親所無法教給他的許多生活智慧。例如:想借朋友的玩具,必須也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對方;溜滑梯時必須排隊;每個人喜歡的事情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大聲唱歌、到處跑跳,有的人卻喜歡安靜……知道了這些道理之后,跟朋友一起玩時,才可以彼此和和氣氣。
7.鼓勵他使用語言
語言也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和表達思想的憑藉。幼兒語言能力本就不夠成熟,大人如果不肯耐心聽他說,他的語言能力將會停滯不前,智慧的發(fā)展遂因而大打折扣。
有些母親認為多看電視,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但是,電視只能單向性地發(fā)出聲音,并不能聆聽幼兒說話。
幼兒如果沒有發(fā)表的機會,他的聰明智慧充其量也只是片面性的,吸收了知識之后,也要有表現的機會,這點是很重要的。
8.肯定他、鼓勵他、做他的支持者
當孩子說出了他的看法及想法,或用其他方式表現時,雙親應該表示高興,并肯定這件事,給予勉勵。如此他有了自信,產生嘗試的意愿,才會再接再厲。所以,雙親應該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啟發(fā)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