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很重要
以佛洛伊德的人格發(fā)展理論來說,嬰兒會先經(jīng)歷口腔期,然后就是肛門期。1歲半開始,幼兒進入肛門期,也就是訓練大小便的時間;如果如廁習慣沒有完善訓練的話,孩子未來很可能會出現(xiàn)所謂的「肛門人格」,也就是俗稱的「強迫性人格」。當如廁訓練太過嚴格,因而造成孩子太多挫折感時,孩子就會在潛意識里不斷擔心自己因為臟而挨罵,也會因為覺得自己臟而認為自己不完美。這也就是為什么如廁訓練如此重要了!
如廁訓練起始指標
有些孩子,特別是女生,大小便訓練起來很快,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就不用再包尿布了。男生則可能因為包著尿布的感覺較不那么悶熱,所以大部分的時候,教男生如廁所花的訓練時間會比較長。一般說來,如廁訓練時間快則2、3周,慢則1年,有些孩子則要到進入幼兒園、有了團體生活后才能成功擺脫尿布。至于何時開始要做如廁訓練,家長必須先注意幾件事情:
第一,孩子的膀胱控制力好不好?簡易的觀察指標為換尿布時注意尿布是干是濕;每2個小時幫寶寶換尿布時,如果發(fā)現(xiàn)尿布常常都是干燥的,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第二,生理發(fā)展是否到達可以自己穿脫褲子?若不會穿與脫的動作就開始如廁訓練,則「尿褲子」的狀況肯定會出現(xiàn)。所以必須先觀察孩子生理發(fā)展在動作行為方面是否已經(jīng)發(fā)展得很好。
第三,是否已有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寶寶還不能用言語向爸媽表達出自己想要尿尿或便便,如廁訓練也不容易成功。若語言發(fā)展較慢,至少也要可以從寶寶的臉部表情或特別的姿勢看出如廁需求。
綜合以上指標,臺安醫(yī)院醫(yī)務部專員劉文琪表示,大約1歲半~2歲時,孩子通常已有這些能力──自我控制、自我表達和自我照護,所以這時便可開始訓練寶寶脫離尿布、自己上廁所。不過劉文琪專員也提醒,如廁訓練開始與結(jié)束的時間因人而異;若孩子有發(fā)展遲緩的問題,在進行如廁訓練前,也要先評估孩子的狀況是否合適。太早訓練的話,容易增加孩子的挫折感。
簡易語言的使用能夠幫助寶寶表達自己想要上廁所,而且“嗯嗯”、“便便”、“尿尿”、“噓噓”等詞與這時期幼兒語言發(fā)展的“迭字”特色相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