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
脊髓灰質炎糖丸也叫小兒麻痹糖丸,可預防孩子患小兒麻痹癥。目前我國使用的是三價混合糖丸疫苗,為減毒活疫苗,對溫度非常敏感,應當低溫保存,從冰箱取出后要立即服用。孩子在出生后2個月、3個月、4個月各服一丸,從而達到加強免疫的目的。孩子滿1歲和2歲時再服用,應注意不能用開水或溫水溶化服用,只能用涼開水溶化后給孩子喂下去;也不能用飲料溶化后服用,以免將活的疫苗殺死,影響疫苗的效果。母乳中含有抗病毒的成分,也會影響疫苗的效果,因此,在服用疫苗后4小時內不要喂孩子母乳,但必要時可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在孩子患病時不能服用,等病好轉后可以補服糖丸。
服用糖丸后僅少數孩子會出現發(fā)熱、惡心、嘔吐、皮疹等輕微癥狀,個別甚至出現腹瀉,一般不需要治療,但應與其他疾病相區(qū)別。
2.接種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就是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用來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
孩子出生后滿3個月應接種百白破疫苗第一針,接種時一般選擇上臂外側三角肌或臀外上1/4處,進行肌肉注射。接種后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注射局部紅腫,輕微的全身反應,包括發(fā)熱、食欲下降,于是甚至出現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嗜睡、驚厥、尖聲哭叫,超高發(fā)熱,如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要及時到醫(yī)院治療。在進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接種時,要告訴醫(yī)生,在接種時是否應該減量接種。為防止百白破疫苗接種后引起的不良反應,在接種前應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腦病、癲癇,曾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能接種。在孩子患急性病期間,或發(fā)熱,應暫緩接種。
3.接種乙肝疫苗
在孩子滿月和6個月時需要加強乙肝疫苗接種。如因各種原因,如孩子發(fā)熱或其他疾病,沒有接種乙肝疫苗,過后要重新開始接種。但因注意在接種前,最好進行結核菌素實驗,如果陰性后方可接種。
4.接種麻疹疫苗
麻疹是孩子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性極強,對孩子健康威脅較大。孩子出生后體內有母親通過胎盤傳給孩子的抗體,可保護孩子4-6個月的抵抗力,這些抗體其中就有麻疹抗體,一般情況下麻疹抗體在孩子出生8個月左右基本消失,為了預防麻疹的發(fā)病,必須在母傳抗體消失后,對孩子進行麻疹疫苗的接種。如果孩子在疫苗接種前患過麻疹,就不需要接種了。但一定要確診是麻疹感染,因為有些疾病也會出現皮疹,如風疹、小兒急疹或藥物疹等。
麻疹疫苗的接種效果較好,而且持續(xù)時間也長,在孩子7歲時可再加強一針、接種麻疹疫苗后,不良反應較輕微,只有5%-10%的孩子在接種后可能出現短暫的發(fā)熱,體溫不超過38.5度,出現皮疹,持續(xù)2-3天消失。這時孩子精神、食欲均好,無流眼淚、咳嗽等癥狀。
對雞蛋白過敏的孩子應慎重接種麻疹疫苗,在孩子發(fā)熱、疾病的急性期暫緩接種。如果周圍有人患麻疹,孩子沒有接種麻疹疫苗,又密切接觸者,可使用丙種球蛋白預防,這樣可以避免或減輕孩子患麻疹。
5.預防乙腦
流行性乙型腦炎也叫乙腦或大腦炎,是小兒嚴重的急性傳染病。本病是由乙腦病毒感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大腦到脊髓廣泛的病變,使人體維持生命的重要中樞受到威脅,孩子得病后很快陷入昏迷、失語、吞咽困難等,搶救不及時,患兒會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如果經治療恢復,往往留有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最有效的方法,一般孩子在滿1歲時注射一次,一周后再注射加強一次,以后在2歲、5歲、7歲和13歲分別再注射加強一次。多數孩子都能接種。只有對患過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和過敏體質的孩子不能接種,如遇孩子發(fā)熱和疾病的急性期,也應推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