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后不能說話,唯一能表達感情而發(fā)出的聲音就是哭聲,辨別哭聲,理解哭聲,給予適當?shù)幕貞蔀槟贻p媽媽爸爸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最常見的哭聲是生理需求的哭,這種哭往往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如尿布臟了或濕了、喝奶時間要到了,餓了,渴了、太熱(會流汗)了或太冷(會手腳冰冷)了、太吵了、光線太亮了或是太暗了。寶寶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哭泣,是比較好解決的,只要滿足寶寶的要求哭聲馬上停止。
還有一種屬于心理需求的哭。前面提到的常見原因都排除了,可是寶寶還在哭,抱起來不哭,一放下就哭,這就屬于心理需要的哭。有關專家指出,有些寶寶黏人、易受驚嚇,是性格上比較敏感或堅持度高、適應性差。寶寶3到6個月會開始熟悉親近的人,高興就笑,不高興就哭。6個月以后四肢控制更純熟,表情也更豐富,表達情緒的哭泣比重增加,不滿、失望、害怕、生氣、挫折感都是哭泣的原因。
最讓人擔心的就是生病后的哭。假如寶寶哭聲比平常尖銳而凄厲,或握拳、蹬腿、煩躁不安,不論如何抱也無法搞定,就可能是生病了!當身體不適引起疼痛的感覺時,不會說話的嬰兒一定用肢體語言和哭聲來表達。此時他會握拳、蹬腿、煩躁不安,哭聲特別尖銳或凄厲,這時就應該警覺是病理狀況引起的哭泣。這是家長要摸摸孩子是不是發(fā)燒了?肚子是不是很脹?等等,應該準備帶孩子去看醫(yī)生了。
哭聲尤其使剛剛做父母的人比較緊張。經(jīng)常照顧寶寶的母親時間長了,應該對寶寶傳達的哭聲信息最了解。當寶寶哭時一定要弄清寶寶的哭是屬于何種原因,如若屬于生理或心理需求的哭泣,是正常的,要用關愛的態(tài)度去安撫和滿足他們。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哭泣,必須請醫(y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