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何以變成怪孩子
在重性精神疾病中,以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為最高。這種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的發(fā)病年齡一般在15-25歲之間。但也有少數(shù)病人發(fā)病較早,在兒童期即發(fā)病,稱之為兒童精神分裂癥。由于它的起病潛隱,往往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孩子的“脾氣”改變,或者被誤認為是孩子的“品行”問題而貽誤了治療時機。
兒童精神分裂癥的起病一般比較緩慢潛隱,只有較大一些的孩子才有急性或者亞急性起病者。開始時,一向聰明伶俐、討親人喜歡的孩子會逐漸地變得與人疏遠,對親人缺少感情,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生活懶散、注意力渙散、學習成績下降。也就是說,由一個乖孩子、好孩子、上進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懶孩子”、“怪孩子”。有些較大一些的精神分裂癥兒童可表現(xiàn)為調(diào)皮搗蛋、惹是生非、不守紀律,被誤認為“頑劣兒童”。還有的病兒會無緣無故地出現(xiàn)情緒緊張、恐懼,或者做一些離奇的行為,更給他們添加了幾分“怪”相。
由于兒童的大腦發(fā)育尚不成熟,知識和社會經(jīng)驗較少,故而其臨床表現(xiàn)較之成人簡單,如在語言上單調(diào)、重復、缺乏條理。有的病兒好問些奇怪的問題,稍大一些的病兒可有想入非非,甚至妄想。但這些妄想缺乏系統(tǒng)性,往往只是些片斷的想法,譬如認為媽媽是假的,有“壞人”要陷害他等等。
半數(shù)的患兒有幻覺,以幻聽和幻視為多。不少患精神分裂癥的兒童有沖動性的行為,毀壞東西或者傷害自己和他人。同時,他們還可能做些怪異和令人不可理解的動作。
總的來說,兒童精神分裂癥的預后是較差的,而且發(fā)病的年齡越早,預后越差。但若能予以適當?shù)闹委?,還是有不少病兒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好轉,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佳。在治療上,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藥物。但在使用時,要根據(jù)兒童的年齡、軀體狀況,以及個體的差異性來調(diào)節(jié)劑量。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對兒童精神分裂癥病人還要不失時機地安排文化知識學習和文體活動。只要病情允許,可以適當?shù)乩^續(xù)學習原先學校里的課程。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兒童時期表現(xiàn)孤僻、不合群、情感冷漠,甚至與親人都建立不起感情,以及智力障礙、言語簡單、行為刻板,甚至做出一些離奇行為的兒童不見得都患有精神分裂癥,兒童
孤獨癥也可有此表現(xiàn)。在治療措施上后者與精神分裂癥不同,主要是進行針對性的照顧訓練,輔以小劑量的藥物。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
(責編:xiangqunzi????來源:育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