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活動和區(qū)域活動的交互運用——對“比較輕重”案例的剖析

本文Tag標簽:??

  集體活動與區(qū)域活動是兩種不同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它們各有突出的優(yōu)勢,但它們也各有先天的不足。我們需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它們優(yōu)勢互補,以獲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益。

 

  案例記錄:通過集體教學“認識測量工具——天平秤”,幼兒對測量工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掌握了簡單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我在數學區(qū)里投放了兩個層次的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第一層次是相同物體比較輕重,如兩本書、兩塊積木等;第二層次是不同物體比較輕重,如大塑料瓶與小玻璃瓶、鐵塊和棉花等。我發(fā)現幼兒在操作第一層次的材料時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在操作第二層次的材料時,大部分幼兒出現了這樣一種定勢:體積大的物體重,體積小的物體輕。他們干脆不用天平秤,直接記錄哪個重、哪個輕。針對這一問題,我隨即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幼兒討論:物體的輕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通過討論、演示和分析,得出了一個比較科學的概念:大的物體不一定重,小的物體也不一定輕,這和物體的材料有關。

 

  反思:一開始,針對幼兒普遍對測量工具缺乏認識及操作使用技能上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我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在較短的時間內滿足了幼兒的需要,為深入的認識活動打下了基礎。接下來在活動區(qū)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求。針對幼兒中出現的對物品屬性與輕重關系間的:不守恒現象,隨機組織了一次小組討淪,事先并無預設計劃,,實際上,在這一次小組討論中,集體教學的結構化特點和區(qū)域活動個別化隨機性的特點兼而有之。可見,集體教學與區(qū)域活動的界限劃分不是絕對的,兩者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是靈活的。

 

  案例記錄:在幼兒學會了比較兩個物體輕重的基礎上,我又在區(qū)域里投放了大量的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探索,還在每一層次的材料上編有難易程度的標記及獎勵等級。第一,對3個物體的輕重進行排序;第二,對5個物體的輕重進行排序;第三,如何使天平的兩邊一樣重。幼兒都各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選擇合適的操作材料,一邊仔細地做著實驗,一邊在紙上記錄。圓圓膽子比較小,她一開始選的是難度系數較小的第一種材料,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接著,她又去嘗試第二種材料了,會對3個物體的輕重排序,再對5個物體的輕重排序并不困難,稍加思考也成功了。面對第三種材料,圓圓猶豫了一下,她知道這類材料有一定的難度,可成功了可以得到“小博士金杯”,最后她還是決定去嘗試一下。開始她選擇了兩個同樣大小的塑料積木,一下子就成功了,她非常開心,馬上在記錄紙上記了下來,接著,她又選擇了兩種不同的材料:小石頭和玩具汽車。如何使天平的兩邊一樣重呢?只見圓圓一次次在高起來的那頭加東西,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實驗,終于使天平平衡了,圓圓情不自禁地拍手歡呼起來:“我成功了!”于是她認真地用圖示記下了一塊小石頭、一塊積木和一輛玩具汽車一樣重。也有的幼兒很自信,一開始就選擇了難度大的第三類材料,可經過反復實驗后沒有成功,又再去選擇難度小的其他材料,終于獲得了成功。

 

  反思:在幼兒掌握了輕重的概念和比較的技能后,教師又通過區(qū)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日常用品,并且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材料可以獲得不同的獎勵,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更激勵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和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旁觀者和支持者,區(qū)域活動給了幼兒很好的探索環(huán)境和發(fā)展空間。

 

  案例記錄:幼兒對輕重有了較豐富的認識經驗后,我又組織了集體活動,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測量工具,怎樣知道兩個人誰重誰輕?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了,有的幼兒還忍不住上來比劃。例如“兩個人拉手,誰力氣大誰重”,“兩人坐在翹翹板上,低下去的人重,高起來的人輕”,“兩人站在沙坑里,踩得坑深的人重,坑淺的人輕”,“讓兩個人坐在腿上,腿酸的人重,腿不酸的人輕”,“抱一抱兩個人,抱不動的人重,抱的動的人輕”……場面氣氛熱烈,幼兒思維活躍,發(fā)言聲此起彼伏??吹贸觯蟛糠钟變簩ξ矬w的輕重已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了區(qū)別輕重的方法。但也暴露出了有的幼兒把人的力氣大小與其輕重混在一起,這說明他對輕重的認識還是模糊的。針對各種答案,提供條件讓幼兒分別去實踐一下自然就會見分曉。

 

  反思:幼兒在區(qū)域活動的自主探索中,獲得了較豐富的比較輕重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組織他們集體討論,這—:過程既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提升了經驗,同時也鍛煉了幼兒將所學經驗運用于實踐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指導幼兒學習“比較輕重”的過程中,交互運用集體活動和區(qū)域活動兩種教學形式,在如何恰當地運用兩種教學形式方面作出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傊覀儜鶕烧叩奶攸c,結合教學實際需要,綜合、靈活地加以應用。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