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乖,你吃了這口菜,媽媽就帶你出去玩?!蔽覀兘?jīng)??吹礁改競?yōu)榱俗尯⒆勇犜捯稽c,使出渾身解數(shù),許諾、賄賂……難道小孩子一定要收買才能配合父母做事嗎?輯/新顏
我女兒莉莉已經(jīng)快兩歲了,有一次我?guī)ベ徫?,回來的時候,她一定要我抱著,提著重重的物品已經(jīng)讓我有些吃不消了,再抱她顯然是不可能的。但為了讓她自己走,我不得不承諾:如果她能自己走,我就會給她買小貼畫。謝天謝地,這招還真靈了!但是,事后我對自己的做法也持懷疑的態(tài)度:難道父母只能靠“行賄”的辦法來收買這么大的孩子聽從父母的安排嗎?物質(zhì)獎勵顯然非常有效果,但是很可能導致一發(fā)不可收拾了,孩子刷牙、穿衣服、吃蔬菜都要物質(zhì)獎勵才能做到,那父母該如何是好呢?
專家們認為:對于2歲的孩子,偶爾給予獎賞,鼓勵他積極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安排,這種做法沒有絲毫的問題。但是,還有更省錢卻更耐用的辦法:父母樂觀的心態(tài),再加上玩笑的語氣,很可能和小貼畫這些物質(zhì)獎勵一樣能達到效果。那么還有哪些好辦法能替代“收買”的策略讓寶寶更好地配合父母呢?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做法,能夠使你的孩子對他的生活安排有更清楚的了解,從而減少了他受挫的幾率。雖然每天晚上都遵循“洗漱-講故事”的生活規(guī)律也不能完全保證孩子睡覺前就會自覺把事情做好,但是他預先知道會講故事,就能使他心里有所安慰,即便很不情愿去刷牙,他也不會大發(fā)脾氣了。
讓孩子體會到選擇的樂趣
大多數(shù)父母都明白,讓孩子自己選擇能夠使“不行”變成“行”。因為讓孩子做決定滿足了他自身的控制欲。在選擇范圍比較小的情況下,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也就是說,對你一兩歲的孩子,你最好讓他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這會使他感覺到不受約束,自己做主。如果是多項選擇,那么情況也許更糟,因為你的孩子在面對眾多選擇的時候會不知所措,也就會產(chǎn)生挫敗感。
著重強調(diào)他的利益
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他能從中得到什么好處,他就很有可能更好地與你合作完成每一項任務(wù)。當然,向孩子解釋的時候,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言語,這樣他才能真正了解到他的利益是什么。父母可以用“如果這樣,那么就會怎樣”的這種方式強調(diào)合作的好處是什么。比如,對他說:“如果你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干凈,那么你就可以把紙放在上面畫畫了。”同樣,用“之后、然后”這種語句也可以奏效。比如,告訴孩子:“你穿好睡衣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講故事了?!边@種簡單的先后次序,對于一兩歲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就能理解,并且按照次序一一做到,因為他們對后者很感興趣,這就迫使他趕緊做完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