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1.復原力的第一個標準,是提升接受并戰(zhàn)勝現(xiàn)實的能力。
遇到逆境就逃跑和躲起來的寶貝,如果長時間沒有從狹小的自我空間走出來,他的現(xiàn)實感會大大降低,有人發(fā)展成人格障礙甚至精神疾病,那時候再治療就非常困難了。
培養(yǎng)寶貝的現(xiàn)實感必須從小做起。這個“小”,大概是在2-3歲,并不是越小越好。有的母親告訴我,她十幾天的嬰兒哭鬧時,她能分辨出他是真餓了還是在無理取鬧。倘若是無理取鬧,她和保姆堅決不理寶貝,要從小培養(yǎng)寶貝的好習慣。這番話讓我十分震驚。我了解的情況是,嬰兒期的寶貝還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不能分辨自我和外界,母親就是他的一切。如果母親不能給予他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他將不再信任任何人,不再喜歡這個世界,討厭自己,長大后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2-3歲后,寶貝有了比較清晰的自我意識,家長要做的是在旁邊伴隨,伴隨他體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一切。常見的、但是非常有問題的做法是,家長代替寶貝探索世界、獲得經(jīng)驗,直接把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告訴寶貝。比如怎樣和同伴相處。所有的動物都是在從嫉妒、爭斗到互助、眷戀的過程中學會處理同伴關系的,但是人類卻要在第一眼看到寶貝和同伴搶玩具時拉開他們,批評寶貝不應該搶,要謙讓,等等。
家長代替和寶貝取得經(jīng)驗,剝奪寶貝探索世界的樂趣,導致寶貝不會用自己的方式適應新環(huán)境。面對一個不熟悉的環(huán)境或面對挫折的時候,寶貝除了無助、無力外沒有別的辦法。
父母可以這樣去做
1.1歲前給寶貝豐富的感覺刺激
人的感覺有五種: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家長提供的刺激越豐富,寶貝的感覺系統(tǒng)越發(fā)達。將來TA對外界信息的獲取、識別、判斷就會越準確,現(xiàn)實感越強。
2.1-3歲期間鼓勵寶貝去活動和探索
這個時期的好奇心非常強,寶貝天生是愛學習的。這個學習,不是大人的灌輸,而是來自寶貝的直接經(jīng)驗。有的家長怕寶貝出危險而減少寶貝的活動范圍和項目,實際上是得不償失。
3.3歲以后要繼續(xù)培養(yǎng)寶貝的自主性
不要事事干預、指點。寶貝上幼兒園、上學了,面對的是更復雜的關系和任務,家長要繼續(xù)培養(yǎng)他的自主性,并且給予他相對大的自由。即使寶貝按自己的做法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家長也不可以阻止他。舉例來說,寶貝寫作業(yè),開始比較馬虎,不喜歡檢查作業(yè),往往對付完了就玩去了。家長要做的是用較少的言語詢問和提示寶貝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這樣做會有什么結(jié)果,幫助寶貝明確事情的原因和結(jié)果之間的聯(lián)系。只要寶貝知道了即可,不要代替寶貝做決定、幫他檢查作業(yè)甚至威逼利誘。
4.尊重寶貝認識世界、掌控自己行為的努力
如果代替寶貝做決定,或是幫助寶貝營造一個有利但不真實的環(huán)境,寶貝便失去了認識世界、掌控自己行為的訓練機會,自然這方面的能力就差。什么叫有利但不真實的環(huán)境呢?我看到有的家長特別善于和老師搞好關系,于是老師很照顧這個寶貝。寶貝得到的便是有利但不真實的環(huán)境。類似的情況很多,老師、教育局長、高官、名人或富人的寶貝在學校受到老師的優(yōu)待,但是他們不會自己解決問題,不會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長大后不能適應社會。
方案2.復原力的第二個標準,是提升寶貝在危難時刻尋找生活真諦的能力。
動物的生死繁衍與人類有相似之處,寶貝在養(yǎng)動物的過程中會體驗到愛、憎、責任、對死亡的悲傷等重要的情感,將來遇到人的類似情況會有心理準備,并且加深對人生的認識。
父母可以這樣去做
1.和寶貝一起養(yǎng)小動物
我的一個朋友非常自信而陽光。她只有24歲,來自小城市,并非名牌大學畢業(yè),但她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在北京找到喜歡的工作,照顧好自己。她從初中起就已想清楚將來做什么職業(yè),并且開始做各種準備。在交談中我得知她的父母非常開明,尊重她的意見。父母有意地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家中養(yǎng)動物。她說,她們把能在家里養(yǎng)的所有動物都養(yǎng)過了。
我也見到來咨詢室的一個3歲的女孩,她對我養(yǎng)的貓格外感興趣。我建議她母親給她養(yǎng)一種動物,但是母親為難地說:“要是動物死了怎么辦?我自己都受不了,我怎么向她解釋、安慰她?”其實,是我們大人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并且把自己的憂慮投射給寶貝。是我們大人在恐懼的驅(qū)使下,把自己囚禁在小小的空間里,所以不能允許寶貝打開更大的空間。
2. 陪伴寶貝經(jīng)歷痛苦
大人怕看到寶貝痛苦。從小寶貝摔了,老奶奶就打地板,說是地板不好,把寶寶弄疼了;打針的時候,醫(yī)生說乖乖地打完給糖吃;再大一些,父母離婚了不告訴寶貝,媽媽說爸爸出差了。大人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轉(zhuǎn)移寶貝的注意力,不經(jīng)歷痛苦,但是那給寶貝的是不完整的生活。寶貝從大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我要想辦法逃離痛苦。但是恰恰是痛苦,常常給我們一記悶棍,讓我們聽到真相,讓我們對人生產(chǎn)生真實的認識。心理咨詢師面對的都是痛苦的人,然而他們痛苦的原因恰恰是不能承認和面對痛苦。一個人若從小就習慣于逃避痛苦,長大后他也會遇到挫折就逃跑,逃不掉就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心理疾病。
3. 對自己誠實給寶貝做榜樣
身教勝于言傳,毋庸置疑。寶貝相信他看到的、感受到的非語言信息,沒有寶貝相信言行不一致的家長??墒菦]有幾個家長能做得到身教和言行一致。我建議家長自己若做不到就不要那么高標準地要求寶貝。我們看到,家長戒不掉煙卻要求寶貝非常自制,家長挑食卻要求寶貝什么都吃。有一位30多歲的父親要求兒子積極進取,但是自己對職業(yè)前途已經(jīng)失望了,只是在混日子。家長停止了成長的腳步,自欺欺人、麻木地生活,但是希望寶貝有一個輝煌的前途,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我認為這是現(xiàn)代中國家庭一個普遍的問題。寶貝最討厭滿嘴大道理,都是講給別人聽的人。我不主張家長自律節(jié)制、道德高尚,不過最起碼家長要對自己誠實,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要在寶貝面前偽裝成自律節(jié)制、道德高尚的人。
4.與寶貝探討人生意義以及理想等人生哲學話題
不是要教給寶貝大道理,而是多傾聽寶貝的想法,平等地探討。記住,沒有正確答案。最忌諱的是在寶貝談到這類話題的時候,大人輕蔑地笑道:“小寶貝懂什么?把學習搞好將來就什么都有了!”,或者家長忙和手中的活,把寶貝支開。有不少兒童讀物是有關這類話題的,非常通俗好看,對大人頗啟發(fā)。推薦:《寫給寶貝的哲學啟蒙書》(一套5本,話題涉及生死、信仰、自由、對錯、愛情、尊重、權(quán)威、民主、真實等)、《天藍色的彼岸》(關于死亡、靈魂、輪回)。
方案3.復原力的第三個標準,是提升寶貝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家庭教育的失敗在于沒有培養(yǎng)寶貝解決辦法的能力,卻幫寶貝把問題解決掉了。寶貝遇到的難題都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機會。家長往往只看到難題是橫在寶貝面前的絆腳石,沒有有效地利用它。古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成人的社會里,事業(yè)成功的人不見得都是名牌大學的尖子生,倒是頭腦靈活,喜歡琢磨想辦法,同時意志堅定的人。今天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教給寶貝的都是死板、教條、僵化的東西。給學生一種錯覺:以為世界就是這樣僵化和一成不變的。
菁菁的故事中,菁菁離開中國的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面對一個充滿變化的環(huán)境時,顯得多么無能!因為她十幾年的生活中沒有練出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要怪就怪她的父母代替她解決問題的情形太多了。
我的一個前任同事二十多歲,失戀一年后仍然不能自拔,處于嚴重的抑郁情緒之中。他不僅失眠、抽煙,而且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失戀的確很痛苦,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癥狀持續(xù)的時間都不會象他這么長。究其原因,是他媽媽對他太照顧、太心疼了,使他在學生時代沒有機會經(jīng)歷本該經(jīng)歷的挫折。他的自信建立的基礎不牢固,所以工作后他既自卑又自負,非常敏感,他內(nèi)心深處很擔心失敗。
我的觀點是:早經(jīng)受挫折,早受益。
父母可以這樣去做
1.對1歲內(nèi)的嬰兒,只給極少量的挫折
嬰兒很脆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終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做母親的基本上要給他餓了就吃,哭了就抱的待遇,還得表情豐富地哄他玩。盡管母親已經(jīng)竭盡全力,但是嬰兒還是會感受到挫折。因為沒有哪一個母親能100%地明白寶貝哭是想要什么,也沒有哪一個母親能100%地在寶貝需要的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他面前。于是嬰兒會感到失望和沮喪,這種感受對他真實地認識這個世界非常有益,他將為了得到母親的關愛而逗母親開心,學會與人互動。結(jié)論是:對嬰兒的照顧,母親只要盡力就好了。
2. 對1-3歲的寶貝,體驗失敗和負面情緒
這個階段的寶貝好奇心強,探索行為多,但因為經(jīng)驗不足,經(jīng)常遭受失敗。寶貝失意后不會克制,很直接地表達出來,比如大哭或發(fā)脾氣。家長不要壓制寶貝的負面情緒,只要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損害東西,就給寶貝一些時間來宣泄情緒。家長可以幫助寶貝識別自己的情緒,比如:“寶寶現(xiàn)在很生氣,是嗎?因為積木塔倒了。”在寶貝很小的時候,先要給他了解真相的機會。如果我們沒有認識事實的真相,更別提怎么相處解決辦法。
3. 對3歲以上的寶貝,發(fā)現(xiàn)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3歲以上的寶貝智力大大發(fā)展,并已取得較為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在遇到困難時,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時家長可以與他一起想辦法,平等、民主地商量對策;放手讓他自主地、獨立地做一些事情,家長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暗中保護。一次成功了,下次再做的時候可以啟發(fā)寶貝尋找另一種解決辦法。寶貝的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積累的,而且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行動而獲得的成功才能給他真正的自信。那些僅僅是家長或老師隨口而出的“賞識教育”并不能幫助寶貝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你真棒!”“你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