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陪我玩一會兒好么?”孩子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每到這時,心里總會一驚:是不是自己陪伴孩子時間太少了?
望著孩子祈求的眼神,心都要化成水。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愛,不是玩具,不是物質,而是父母的親密陪伴。
對孩子性格發(fā)展最好的途徑就是親子互動,就是要學會做孩子的親密好朋友。不要經(jīng)常站在大人的角度告訴寶寶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就會產生叛逆情緒。
當我們還是小小孩子的時候,那些沒有兌現(xiàn)的承諾,被我們識破的騙局,還有其他一些足以讓那時候的我們心靈產生震撼的事情,其實成年后仍舊歷歷在目。在成年后的我們看來,那些都是非常細小的事情。然而,那些細小的事情對于孩子時期的我們,仍舊會傷心很久。
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式一代代地延續(xù)著,如果孩子經(jīng)常被善意地“欺騙”,經(jīng)常面臨說話得不到大人重視的“焦慮”,漸漸地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有些古怪。
“小孩子沒有做過大人,所以不理解大人。但大人都做過小孩,為什么也不理解小孩呢?”網(wǎng)絡上有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是的,我們都是從孩子慢慢變成孩子的家長。孩子的委屈,孩子說話的欲望,孩子渴望得到關愛的欲望,我們都了如指掌。可是,許多時候,我們怎么能忘記小時候自己的委屈來“欺騙”孩子,讓他們也這般受委屈呢?
我們時常會善意地“欺騙”孩子,并且覺得理直氣壯:“媽媽去上個廁所,馬上就回來。”其實是上班去了,一走就是一天。“今天你把飯飯吃完,媽媽就給你買巧克力。”其實后來即便孩子哭鬧著要巧克力,你也只想著用別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是的,我們并不是“壞大人”,沒有人比我們更在乎寶寶。但是,我們有很多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比如做孩子的朋友,學會與孩子平等相處,什么事情都試著跟孩子講清楚,尊重孩子的意見與感受,而不要做一個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的父母。
有本叫《魔法親親》的繪本,我曾推薦給許多朋友。故事講的是:小浣熊不愿意去上學,因為他不愿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媽媽向他保證,他一定會喜歡新學校,并告訴他一個秘密——“thekissinghand”,媽媽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個吻,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那天小浣熊去上學,他在媽媽的掌心也印下了一個吻,好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可以感受到這魔法親吻。這本繪本神奇地幫助了許多害怕離開媽媽的“熊孩子”。
一個朋友甚至感動地說,因為每天上班之前都會給寶寶“魔法親親”,有天自己咳嗽,出門前寶寶也抱著媽媽親親說:“媽媽害怕打針的時候可以用寶寶的魔法親親。”在孩子的心里,因為對媽媽的信任,愛也多了一分魔力。
“兒童節(jié)”即將來臨了,《好孕媽媽》編輯部特地為孩子們做了一個玩具與圖書的特輯,希望借助適合寶寶的玩具與繪本,讓媽媽與寶寶在“兒童節(jié)”享受一段溫馨快樂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