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一個人睡覺
3歲的小菲其實挺大膽的,白天能夠追著小狗跑,像個小女漢子一樣,見著地上的蟑螂也敢踩,可是,小菲卻特別害怕自己一個人睡覺。媽媽的工作挺忙,有時希望小菲能夠乖乖一個人先睡。但即便哄睡了她,小菲也很容易驚醒。媽媽試圖把她害怕的點找出來,也盡力去安撫她,但對“一個人睡”這件事,小菲完全接受無能。因此,家里總得派一個人陪著她睡。寶寶究竟是在怕什么呢?
心里解讀:不愿一個人睡覺,是很多小寶寶會碰到的問題。一方面是害怕獨處,一方面是過于依戀大人,每次單獨睡覺就成了他們心理壓力偏大的時刻。他們因此會表現(xiàn)出睡前哭鬧,比平時更依戀大人,或者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等待大人一起上床睡覺。但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zhì)量,應(yīng)該引起重視。
危機應(yīng)對:
1.避免給寶寶看畫面恐怖的電視節(jié)目。因為那會讓寶寶在獨自一人時,胡思亂想,那些可怕的畫面也會在他害怕的時候,不斷涌入頭腦里。在睡前為他們準備一些溫馨的故事,幫助他們帶著美好的感受進入夢鄉(xiāng)。
2.把寶寶的房間布置得簡潔溫馨。例如去掉復雜的窗簾裝飾,在寶寶的房間里留一盞小燈,把床邊體積龐大的一些物品搬走,減少寶寶的壓抑感,增加安全感。另外,還可以跟寶寶一起替他的小床想個有趣的名字,讓他們成為好朋友,比如媽媽的床是床媽媽,寶寶的床就是床寶寶,床寶寶和小寶寶一起睡覺。更高階的方法是不斷地編一些小床與寶寶之間有趣的故事,會讓寶寶更愿意一個人睡,不,此刻他不會再認為自己是一個人睡了。
氣球也是可怕的東西嗎?
2歲的欣欣最怕的東西竟然是氣球。第一次跟爸爸媽媽去游樂園,很多小朋友手里都拿著各種圖案漂亮的氣球。媽媽也想給欣欣買一個,可是,欣欣面對這些氣球毫無興趣,而是表現(xiàn)出很擔心的樣子,一個勁兒拉著媽媽的手走人,像是要趕快離開這個危險的環(huán)境。據(jù)欣欣媽回憶,欣欣害怕氣球的原因,可能是有一次上街時,某家做宣傳的小店送了一個氣球,欣欣剛拿在手里,就突然爆炸了,把欣欣嚇得不輕,從此以后,欣欣就害怕氣球了。
心里解讀:有時,寶寶的好奇心和害怕的感覺有點混淆不清,對一個新鮮事物,他也會有自己的既定印象,尤其在不小心的狀況下產(chǎn)生過負面影響時,更讓寶寶對這類物品產(chǎn)生距離感,不由自主地感覺害怕,而無法接受。
危機應(yīng)對:
1.寶寶接觸氣球前,要注意氣球本身的安全度,這是令寶寶安心的基本前提。街上很多劣質(zhì)氣球里面充的是氫氣,很容易爆炸,我們對這些劣質(zhì)產(chǎn)品還是敬而遠之吧。
2.在安全的前提下,帶著寶寶玩氣球,把氣球變成一個好玩的小道具。比如,吹一個大小適中的氣球,先跟爸爸示范玩排球,打過來拍過去。如果氣球不小心被踩爆了,不要表現(xiàn)得大驚小怪,這樣會增加寶寶的恐懼感。最好讓寶寶開心地接受氣球爆掉這件事。
怕爸爸消失
4歲的原原是個人見人愛的寶寶。但只要跟爸爸在一起,就會緊張,害怕,不能完全投入地玩,時刻要粘著爸爸。就像《爸爸去哪兒》里林志穎家的黑米哥哥一樣,他最大的恐懼就是爸爸突然消失。爸爸和黑米爸爸一樣工作很忙碌,陪原原的時間不多。每當他們玩得很開心時,原原總是會神情緊張地留意一下爸爸在不在身邊。好幾次,爸爸因為工作上的事要中途離開,因為怕原原大哭,只好悄悄走掉,結(jié)果,原原哭的更傷心了。
心理解讀:原原在心理上相當依戀爸爸,而且由于爸爸曾有過突然消失的經(jīng)歷,讓寶寶感受過那種害怕與失落。為了能夠看住爸爸,他就無法安心玩耍,希望每時每刻能牽到爸爸的手。寶寶會把“消失”當作再也不回來。這對于寶寶而言,是一件多恐怖的事啊。
危機應(yīng)對:
1.爸爸不應(yīng)該突然毫無預兆地離開,這會造成寶寶的心理壓力過大。盡管需要面對寶寶的哭鬧,但還是要跟寶寶仔細解釋,爸爸要去哪兒,什么時間會回來。跟寶寶約定再次見面的時間,并且及時回來,這樣,會讓寶寶了解,爸爸只是在另外一個空間里活動,而不是消失不見。
2.在寶寶面前不要表現(xiàn)出分離焦慮的神態(tài),這也會影響寶寶判斷爸爸離開之前的狀態(tài),就如同還沒到診室,寶寶就開始大哭一樣,他會預感到不好的事將要發(fā)生。因此,每次爸爸都要輕松地跟寶寶告別,回來后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