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是孩子的成長階梯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家里的每個大人總希望能竭盡自己所能,為孩子鋪墊一條平坦的大路,沒有崎嶇,不會摔跤。不過,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越是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長大后的生活應變能力就會越差,從小無微不至的呵護,反倒可能成為未來的隱患。

  A遭遇挫折,孩子會有哪些反應

  不同孩子面對挫折的反應亦不相同,所以認識孩子的各種反應很重要,同一套處理模式,不見得適用于每個孩子,“因材施教”才是關(guān)鍵,爸爸媽媽要仔細觀察,針對孩子的特性,給予適合的幫忙。

  爭強好勝型

  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對于勝負特別執(zhí)著。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時,比一般人更難承認自己的失敗,認為失敗的原因不在自己,而是其他問題造成的。

  害羞膽怯型

  除了本身就害羞的孩子,一連串的挫折會使原本外向的孩子也變得膽怯,面對挑戰(zhàn)會逃避,沒有嘗試便放棄,認為自己表現(xiàn)太糟,沒人喜歡等。

  悶不吭聲型

  比較懂事或年齡稍長的孩子,面對挫折可能傾向于自我反省,他知道吵鬧無濟于事,或擔心別人覺得他不夠優(yōu)秀,又怕造成別人的負擔。

  爭相推過型

  和爭強好勝型有些相似,鬼靈精怪的他們失敗時,喜歡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借此擺脫責任,免于被責怪,不努力尋求解決,缺乏正面思考。

  B挫折教育,到底需不需要

  【正方】需要

  川川媽:很多父母會擔心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對他的自信心是否會有影響?但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孩子的挫折是他成長過程中所必經(jīng)的。孩子是需要鼓勵,可是如果鼓勵過頭就沒有動力了,這不就是物極必反了嗎?所以我一般不回避孩子的挫折,而是教會孩子或者讓孩子去體驗如何面對生活的挫折。

  其實在川川成長的過程中,挫折是很多的,比如滿1歲剛開始自己吃飯的時候,勺子總是喂不到嘴里,但是我們沒有因此而阻止他自己吃飯,而是讓他自己去探索。雖然在初期他會掉很多飯粒在衣服上、地上,甚至有時候因為勺子送進嘴里的方法不正確,而把碗給扔了。但是慢慢的,他就會自己吃了,不需要我們幫他,他也能很好地把勺子喂進嘴里。

  孩子自己體驗到的比我們大人手把手教給他的可能要寶貴得多,但我們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自信,挫折不能太多,適當就可以了。如果挫折過多,孩子就真的變成沒有自信了。

  袁園長:從小接受挫折教育是小朋友認同自我的途徑之一,讓孩子在適當?shù)臅r候受受挫是應該的。例如,在幼兒園小班做游戲時,有些小朋友輸了就哭,我們老師會解釋給他知道,這里不是在家,不是只有他一位小朋友。又如,有小朋友會搶玩具,作為老師就應該適時給予“批評”,告訴他這樣做是錯的,用講道理的形式慢慢引導他,為什么這樣會給老師“批評”。

  在家中,家長不忍心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但在幼兒園,小朋友是過群體生活的,這就涉及到公平競爭,老師會在不知不覺間給小朋友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W尯⒆咏邮茌斱A的觀念。

  【反方】沒必要

  李伯伯(孫子3歲):我們就這么一個孫子,我們一直帶他,直到現(xiàn)在上幼兒園還有些舍不得。我們覺得他在幼兒園可能會有不高興的時候,所以回到家里,基本上我們都會寵著他。最主要的還是不想他哭,他一哭,奶奶就特別緊張和心疼,所以在家玩什么大家都會遷就他。一次,孫子回來哭著說,在幼兒園里做游戲輸了,其實讓他贏一回就是了。我們想孩子畢竟還小,讀小學以后再受挫也不遲嘛。

  劉女士(女兒4歲):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必須經(jīng)常出差,沒什么時間陪孩子,基本上都是外公外婆幫忙帶的。所以平常在家,我們都以陪孩子為主,她要玩什么、要買什么也就隨她,可以說也是我們經(jīng)常不在家的一種補償吧。孩子只有一個,做父母的都想給她最好的。

  女兒參加幼兒園里的比賽,回來說拿不到第一名,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獎品,哭著要我們買那玩具給她,后來我們也就買了。我們認為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不是不好,但用不著這么早,畢竟孩子太小,而且又不是什么大事,遷就一下算了。

  C挫折教育按年齡段進行

  【0-1歲】培養(yǎng)責任感

  家長無條件地保護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這對于以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不利。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他與其他的家庭成員是平等的,慢慢培養(yǎng)一種家庭責任感。

  【1-3歲】培養(yǎng)自理能力

  當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不要總是抱著或者幫他邁步等,動作發(fā)展的同時也是心理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孩子稍大后,讓他試著料理自己的生活,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并遷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3-5歲】培養(yǎng)心理獨立性

  平時我們總會主動幫助孩子做些事情,然而有些事情是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此時給予過多幫助的話,會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理。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就應該鼓勵他獨立去做。

  【5-6歲】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步入課堂后,除了日常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他的求知欲,培養(yǎng)他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D正確引導孩子迎接和挑戰(zhàn)挫折

  創(chuàng)造挫折情境是挫折教育的一種方法,但是屢屢的挫折又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所以,重要的是,還要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去面對挫折,培養(yǎng)孩子受挫后的恢復能力和自信心。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當面對挫折時,能泰然處之,永遠樂觀。

  【準備篇】

  適當吃點苦

  要在孩子玩得最高興的時候,或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吃苦教育不可過分,應該是孩子努努力就可以承受的。對于父母來說,一方面不能表現(xiàn)出心疼和不高興,另一方面也不能后悔自己的行為。要舍得讓孩子吃苦。

  學會等待

  從孩子七八個月開始,就需要讓孩子學會在有要求時要“等待”,如喝奶要等涼了才喝;吃糖要自己耐心剝皮等。學會等待是對付逆境的一大能力。要訓練寶寶的忍耐力,在等待中學習克制。

  不輕易滿足要求

  不要因為孩子委屈、哭鬧,而心疼得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一個東西,必須自己付出。只有經(jīng)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最值得珍惜的。

  樂觀向上最重要

  面對挫折應該是一種痛并快樂的狀態(tài),讓孩子以樂觀情緒堅強地挑戰(zhàn)挫折,不消極地看問題。當孩子不能面對挫折時,父母應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用愛激發(fā)寶寶樂觀本質(zhì)。

  【挑戰(zhàn)篇】

  正面失敗

  孩子因失敗而沮喪時,父母不要說“我認為你是最好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把失敗歸在裁判或他人身上。這時應積極引導孩子正視失敗,告訴他“找到失敗的原因并繼續(xù)努力,也許下一次就會成功的”。教孩子能夠正確的對待失敗。

  欣賞勝利者

  不要為了安慰孩子而貶低其他孩子,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對方取勝的原因,教孩子從內(nèi)心欣賞對方。這樣,當孩子長大后才能在競爭中從容面對,并欣賞對手,這也是人格完善、個人魅力的體現(xiàn)。

  提高自己

  遇到挫折,應該根據(jù)孩子的狀況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和弱點,讓孩子知道今后該如何提高自己。在鍛煉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能夠在競爭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加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爭取下次勝利

  鼓勵和信任是孩子在經(jīng)歷挫折之后最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東西,孩子在競爭中即便失敗,也得到了大人對他所付出努力的贊賞,要讓孩子從心底里愿意再接受下一次的挑戰(zhàn),爭取下一次的勝利。

  E包辦代替

  父母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這是不現(xiàn)實的。不要孩子受了點委屈,就千方百計地哄他或忙著幫他解決困難,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幫孩子總結(jié)敗因

  孩子輸了比賽哭是種自然發(fā)泄,也是要求上進的表現(xiàn),家長不能說“輸就輸吧,沒關(guān)系”,否則會助長他無所謂的心態(tài),而應幫他分析失敗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經(jīng)驗,遭遇挫折是難免的。大人不應嘲笑孩子,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而是應該平時多注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zhì),并在克服困難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

  過度預期孩子的能力

  不要說“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一百分”等,不要讓他覺得只有第一名,爸媽才會喜歡,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歡他了,這會使他不愿意面對挫折和失敗。

  針尖對麥芒

  挫折教育不是針尖對麥芒,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過度的挫折感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chǎn)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失興趣和信心。

  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

  

  不要因為怕寶寶失敗,就不讓他試,小時候的失敗經(jīng)驗能讓寶寶了解失敗沒什么大不了,否則長大后,小挫折也可能會變成大石頭,讓寶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移開。

育兒網(wǎng)廣播

《吾兒教育》雜志介紹

本雜志集合了中國幼兒在線的精華,風格幽默詼諧,內(nèi)容益智健康,特別適合家長、老師與孩子共同閱讀。